税率或降低95%,中方摆出对话三原则后,特朗普玩了一个花招
最近美国政坛可太热闹了! 特朗普突然在4月22日喊话,说要给中国商品“大降价”,关税可能一口气砍掉95%。
这消息一出,不少人都以为美国扛不住压力要认怂了。 但仔细看看细节——原本145%的关税降到50%-65%,中国商品进美国还得交一半的“过路费”,这算哪门子诚意?
更狠的是,中国直接甩出三条谈判铁律:平等、尊重、互惠,明摆着告诉美国“别玩虚的”。
而就在同一天,美国12个州集体把特朗普政府告上法庭,指控关税政策让老百姓“买不起洗衣机、修不起车”。 这场中美博弈的水到底有多深?
特朗普在2025年5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45%关税,直接把美国企业逼上绝路。 特斯拉公开承认,因为拿不到中国产的电池组件,得州工厂三条生产线停了俩。
美国汽车研究中心测算,每辆Model Y成本暴涨4200美元,特斯拉股价一周内暴跌18%。
普通美国人日子更难过。 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制造小家电,价格直接翻倍。 一台广东产的微波炉从49美元涨到99美元,俄亥俄州的家庭主妇在社交媒体吐槽:“现在修车比买车还贵! 换个中国产的刹车片要等三个月,价格涨了200%。 ”
12个州的起诉文件显示,关税导致美国港口堆积了价值87亿美元的中国商品,光是洛杉矶港每天就产生120万美元滞港费。 加州政府算了一笔账:本地企业因为供应链断裂,2025年第一季度损失了24万个工作岗位。
《华尔街日报》曝光的降税方案,玩的是“先涨后降”的障眼法。 对比2023年贸易战前的平均关税(中国商品税率约3.5%),现在就算降到50%,还是翻了14倍。 纽约大学贸易专家马克·科恩指出:“这相当于抢劫犯抢了你100块,还你50块,还要你感谢他。 ”
更隐蔽的是行业针对性。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内部文件显示,新能源车、光伏组件、医疗器械仍被锁定在65%税率。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数据证实,2025年1-4月,中国对美光伏出口同比下降92%,比亚迪北美分公司被迫裁员80%。
中方反击直接瞄准美国命门。 4月18日,中国海关以“软件系统不符合适航标准”为由,拒收两架波音737 MAX客机。 波音股价应声下跌5.7%,西雅图工厂3400名工人被迫休假。 要知道,中国占波音全球交付量的25%,这一卡脖子直接断了波音现金流。
稀土战场更致命。 中国五矿集团宣布,对美出口的镝、铽等重稀土产品实施出口审查,审批周期延长至6个月。 美国F-35战斗机生产商洛克希德·马丁立刻跳脚——每架战机需要417公斤中国稀土,现在五角大楼库存只够维持11周生产。
特朗普的日子也不好过。 4月23日,加州、纽约州、得克萨斯州等12个州联合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交的诉状,足足有187页。 诉状里列了23项数据,包括关税导致亚利桑那州半导体材料采购成本上升37%,佛罗里达州港口物流效率下降42%。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特朗普的骂战进入白热化。 4月20日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,鲍威尔团队测算关税导致美国GDP增速被拖累0.8%。
特朗普则在Truth Social上大骂:“鲍威尔是中国的卧底! ”美联储直接甩出数据打脸——关税让美国通胀率多涨了0.5%,底层民众食品支出占比从17%飙升到22%。
中国外交部4月23日的回应,把规矩说得明明白白。第一条“平等”直指美国痛点——2025年美国对中国3700亿美元商品加税,却要求中国对1100亿美元美国商品维持原税率,这种“不平等条约”被当场打回。
第二条“尊重”更狠。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曾要求中国公开半导体企业供应链数据,被中方用《反外国制裁法》顶回去。 第三条“互惠”直接掀了美国底牌——美国要求中国购买500亿美元农产品,自己却不肯撤销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。
美国劳工部2025年4月数据暴露真相——关税收入中有72%转嫁给了消费者。 北卡罗来纳州沃尔玛收银员玛丽亚·冈萨雷斯算过账:以前每周买菜花80美元,现在要122美元,但工资只涨了5%。
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承认,对中国钢铝加征的关税,反而让加拿大、墨西哥对美出口暴增63%。
这场博弈最惨的是美国中小企业。 宾夕法尼亚州五金店老板杰森·米勒说:“以前卖中国产扳手,一个月能走500个,现在涨价后三个月才卖47个。 我从越南进货? 质量差一倍,价格还贵20%! ”

首页